號稱金門第一洋樓的陳景蘭洋樓,外型相當壯觀又不失秀麗,是金門洋樓中保存相當完善的一棟。
陳景蘭洋樓位在金湖鎮的成功村落中,成功舊名陳坑,所以陳景蘭洋樓也被稱作陳坑大洋樓。
成功在古代是個靠海的小聚落,在過去大部分的居民都是靠捕魚維生。金門在古代常常出進士、舉人 ,但成功這一個村落卻始終沒有。後來成功與瓊林因姻親糾紛發生械鬥事件,成為世仇。瓊林是個官宦輩出的書香村落,成功出身的商人陳景蘭為了要爭一口氣,就興起了辦學堂的念頭。
陳景蘭當時到新加坡、印尼一帶經商,因為眼光獨到,經商有成,所以賺了一些錢。在1917年帶著設計圖和積蓄回到了成功,開始建造這棟洋樓。這棟洋樓建造耗費四年,於1921年建造完成。
旁邊的小建築上面還刻畫著1921,紀念洋樓完成的年份。
而當時這棟洋樓的部分房間作為尚卿小學,供成功的居民免費上學!
洋樓採用了西洋建築的工法,外觀是用當地蚵殼混荷蘭進口的水泥塗製而成,整棟建築相當氣派。
陳景蘭洋樓當初建造時又稱為景蘭山莊,洋樓樓頂還刻著當時的字樣。
可惜好景不常,洋樓建完後沒幾年金門就被日軍佔領,日軍將強佔洋樓當作日軍指揮所以及醫院使用,陳景蘭也遠赴新加坡避難,一直到去世都沒能再回來這裡生活。洋樓內也展示了當時作為病房之用的場景。
後來日本戰敗後,國軍接手將這棟洋樓,將之改為「 陸軍第五十三醫院」作為門診、病房之用。後來又改建成「金門官兵休假中心」,提供戰地官兵前來休假。
室內還有還原以前冰室的模樣
洋樓的外面也標示著金門官兵休假中心
現在洋樓的室內除了重現過去作為醫院和休假中心的廠景之外,還展示了陳景蘭的生平還有成功一帶的歷史。
內部的採光設計相當棒,很佩服當時的設計師。
現在二樓還開了咖啡店,讓來這裡參觀的人們可以坐在洋樓內喝著咖啡,欣賞料羅海灣。
洋樓的走廊非常漂亮,拱門造型的外觀十分優雅。陳景蘭洋樓總共有五十個拱門,數量是金門之最!
洋樓左側是金門日報,前身是正氣中華報。
旁邊還有一棟尋根驛站,裡面展示了金湖鎮四大姓氏的宗親歷史。
洋樓前面連接著金湯公園,這個公園一路延伸到海邊。
從階梯往回看洋樓,非常氣派。
公園內有個女神像,這個女神手拿著火炬,頭上戴著金光四射的冠冕,是為了祈求勝利的勝利女神。在金門總共有兩尊,一尊在這裡,另一尊在金城鎮的東門公園。
據看版上介紹,這樣的勝利女神像也算是戰地文化的一部分。
繼續往下走就會連接成功海灘,這裡環境優美,綠樹成蔭,也難怪當時被國軍選為休假的地點。
成功海灘相當美,在春夏之際來有時候還可以看到藍眼淚!
另外附近的景點就是成功坑道跟象德宮,這幾個景點可以一同遊覽,都是步行可及的距離。
陳景蘭洋樓我覺得是金門非常值得一遊的景點之一,漂亮的建築、優美的環境,都很適合來走走,順便感受一下金門特有的僑洋文化。
歡迎加入我的旅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