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大膽島一直以來都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這次趁有機會特別挑一天來島上走走,看看這座號稱台灣最前線的島嶼。
<大膽島歷史>
大膽島,原名大擔島,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烈嶼鄉,為中國福建省外海的島嶼。在1950年時的國共戰爭中,因為將共軍全數殲滅,成功守住而一戰成名。戰後蔣經國來到島上巡視,就將原本的大擔島改名為大膽島。
國共戰爭結束後,島上的駐兵人數減少,但由於這裡是軍事基地,所以之前都沒有開放參觀,直到2019年3月才正式開放登記觀光,但受到軍用碼頭及潮汐限制,每天最多只受理150名遊客登島,且不對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遊客開放。
<登島報名方式>
開放時間:每年3 月 1 日起至 10 月 31 日止。
11 月 1 日至翌年 2 月 28 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海象風浪不穩定,暫停開放登島。
每星期一休島
申請對象:國、內外人士均可申請,但陸籍及港澳人士不受理登島申請。
報名方式:可採網路報名或是臨櫃申請,最晚於登島日前七天報名
*網路報名:來電(臨櫃)洽詢船位狀況→確認有船位→繳交報名表及登島費用→經核對無誤後即完成報名申請
報名表及匯款明細下載處:http://www.lieyudadan-tour.com/main.php?view=9download
填寫、匯款完成後,將資料傳真至辦公室(082-371516)辦理申請
匯款資訊:台灣土地銀行金門分行
帳戶:金門縣政府大膽營運專戶
帳號:039-058-00664-9
*臨櫃報名:先確定有船班後,先將報名表下載填寫好,在上班時間將報名表及報名費拿至辦公室繳交。
報名受理時間:上班日上午 09:00~12:00 下午 13:30~15:00
臨櫃地點:金門縣金城車站 4 樓:大膽專案辦公室
報名費用:1、全票 1,500 非金門籍之國、內外人士
2、退役官兵優惠票 1,000 曾於金門地區服役之退役官兵本人(須岀具相關證明文件或切結書)
3、金門籍鄉親優惠票 750 設籍金門縣之民眾(以中華民國身分證為憑)
4、敬老愛心孩童愛陪票 750 年滿 65 歲、未滿 12 歲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
另身心障礙者之家屬陪同1 人可購本票
門票內容:1、烈嶼九宮→大膽島觀光船(往返)。
2、旅服中心大膽介紹影片觀賞。
3、大膽神泉茶坊餐點(每人乙份)。
4、全程導覽解說服務。
5、保險費(內含觀光船旅遊平安險新台幣 300 萬元及大膽島公共意外責任險新台幣 300 萬元)。
<登島遊記>
報完名之後,在登島的前一天會收到集合時間的簡訊,集合地點為烈嶼九宮碼頭旁的遊客中心,從金門的水頭碼頭搭船過去大約十五分鐘。當天我們是九點集合,所以搭八點半的船過去剛剛好。
集合時還要核對身分證,等所有的人都點好名之後就會搭乘快艇到大膽島。從九宮碼頭搭船過去大約還要半個小時,沿路上可以看到其他大大小小的島嶼,船坐起來也不會太搖晃,我覺得沒什麼暈船。
一下船就可以看到大膽島最有名的標語:「大膽挑大擔,島孤人不孤」這句標語是蔣經國當年登島時勉勵島上士兵的話,現在變成島上最出名的標語。
這天的遊覽行程大致上跟官網上介紹的一樣,但因為最近武漢肺炎的關係,有些室內的導覽就跳過。
上岸後有個小廣場
廣場的後方有個石頭寫著自由屏障,這個是為紀念民國39年發生的韓戰,當時中國也派兵參戰,民國43年時有一萬四千多位共軍越過朝鮮三十八度線,集體向盟軍投降來到台灣。民國50年1月23日「世界自由日」時,於韓戰中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代表至島上參觀後,宣誓效忠中華民國所題字之銘刻。
旁邊的建築是生明廳,這個命名主要是紀念大膽島戰役英雄賴生明戰士於戰役期間不畏砲火,來回南北山之間傳遞即時戰訊立下大功。 平時都會先在生明廳內聽講解,但因為這個是室內行程,所以最近也都取消。
廣場附近的愛國標語,整個島上充滿著軍事標語。戰爭時期一定很需要這些安慰民心的標語吧。
島上唯一的郵局,這間郵局現在已經沒有開了。但旁邊的郵筒還是可以給觀光客寄明信片,而且工作人員會幫忙蓋上大膽島的紀念章喔!
廣場旁的斜坡上有立一個大膽精神堡壘,這是民國73年時的醫官所設計,當時的士兵 一鑿一鑿的把堅硬的花岡岩修平後再堆砌而成。上面描繪的是大膽島守軍的戰鬥精神。
因為生明廳現在不開放,所以講解員就在戶外大致上講解一下這天的參觀途徑。大膽島分南山跟北山,中間有生明路相連。碼頭在南山,所以參觀路徑都是由南山出發,經過生明路再到北山。基本上在大膽島參觀都要步行,除了中間的生明路可以坐車,整趟行程大約要走三個多小時,所以參加之前可能要斟酌一下自己的體力。
沿著斜坡走上去在自由屏障的後面是中正公園,這裡有一尊蔣公銅像。之前去蔣公運動時曾被收起來,後來又再度被擺出來。
旁邊有個儲水槽,島上因為沒有水庫,所以有許多儲水槽來存水。
島孤人不孤勒石,這個巨石高17公尺寬12公尺。
前面曾提過,蔣經國曾在民國40年時登島視察,說出了島孤人不孤的話語來勉勵士兵,砲戰結束之後,駐軍就把這句話刻在這個石頭上,並在石頭前立了一個蔣經國的銅像來做紀念。
石頭旁邊有一面牆,牆上畫了歷屆的幾個領導人的浮雕像。
從斜坡上眺望大膽碼頭。
再往上走會經過廢棄的大膽醫院
這個醫院跟花崗石醫院有點像,都是直接建造在山壁裡面的。
醫院有兩個入口,但是不管哪一個看起來氣氛都很陰森......裡面目前也不能參觀。
島上還有當時南山連的標記
雖然這裡要走很多路,但很好走,走起來很像在散步,除了幾個路段要爬坡之外,其他都很平坦。
兔嶼,據說當時的官兵都會對著這裡練習打砲,導致原本有耳朵的兔嶼耳朵被打掉了。
路旁的圍欄仔細一看,非常特別,是砲彈的空殼做的喔!
最近郝伯伯剛過世,看到這裡還有一塊他題字的石頭......
旁邊的石頭歷經了歲月的風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石頭上一個一個的孔洞都是當時戰爭留下來的彈孔!看了很震撼,槍林彈雨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真的很難想像,和平實在太重要了。
由於開放島嶼才一年左右,所以島上其實有很多地方都還沒有整修好,隨處都可以看到建築物散落在叢林之中。
像這個毋忘在莒的石頭,也是埋沒在路邊。
具講解員的說法,這個石頭旁邊的小廟也是有在這裡當過兵的老兵來指出、清出來的。
有一些建築甚至已經跟植物化為一體了,完全不知道裡面以前是什麼樣的設備。
接著我們走到了大膽播音站,1950年代由長城部隊建置,1969年擴建,聲波可達兩萬公尺距離。當年作戰的時候常常會透過廣播來對敵方溫情喊話,播音站也是心理作戰非常重要的設施之一。
時不時能夠看到的軍事標語。
過去在這裡當兵的阿兵哥想必生活應該滿無趣的,所以島上養了很多動物,這裡是過去的兔舍,養兔子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明威公園,這個公園是清朝劉隆昌將軍的墓地。
清朝劉隆昌將軍於康熙、乾隆年間負責清剿廈門周邊海域海寇有功,因為他非常喜歡大膽島,所以辭官引退之後,他就搬到大膽島上居住,直到往生。
這個小公園有許多造景,除了池塘外,還有一個健康步道。
這裡視野非常好,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廈門沿岸,難怪劉隆昌將軍會想要葬於此處。
民國81年時政府有撥款整修,期許駐軍能效法明威將軍盡忠報國之精神。
下一個景點是茜露墓園,是為了紀念靈犬茜露而設的墓園。
茜露是一隻有軍階德國狼犬,在國共戰爭期間曾經立下大功,把偷偷上岸的三個水鬼咬傷,所以很受敬重。
而且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聞,像是平時對他不好的士兵,在長官來視察時會向長官告狀等等。所以茜露往生後就在這裡設立一個墓園來紀念他。
茜露墓園後面就是小虎山,這裡這天不開放。其實島上很多地方都還是軍事基地,沒有經過特別的申請,是不能隨意進出的。有看過其他人的網誌,提到經過申請來到小虎山,這裡有個回頭是岸的岩石,感覺還滿酷的,可惜這天沒看到。
繼續往島的中間走,快要到生明路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台戰車。我對軍事車真的是沒什麼研究,島上有各種不同的戰車,但非軍事迷的我實在沒有太大的感覺啊......
南山這邊逛完我們接著來到了連接北山的生明路。這一條路長約五百公尺,會叫生明路就是為了紀念賴生明戰士當年在槍林彈雨中穿過這條路跑到北山傳遞訊息立下大功。
這裡也是整趟旅程中唯一坐車的路段。 生明路兩側豎立兩兩相對的泥塑獅子,計有212對636隻獅子(公、母再加小獅),是為了鎮煞用的。
這裡的獅子都是一對一對的,一隻公獅加上一隻母獅和小獅。
其實島上總共有491對,1473隻獅子,都是為了鎮煞用的,畢竟這裡以前是戰場,有太多人在這個島上傷亡了。 (照片中的獅子是北山靶場附近的,不是生明路上的~)
從北山這裡看回去。
五百公尺的距離坐電瓶車一下子就到北山了。照理來說是繞北山一圈之後才開始用餐,但這天因為有兩個旅遊團的關係,為了錯開我們就先到神泉茶坊用餐。
因為疫情的關係,神泉茶坊也關閉,中餐都在戶外吃。
大膽島的中餐最棒的地方是這整袋便當都是紀念品!舉凡便當袋、便當盒跟餐具都是紀念品。
中餐的內容有炒泡麵、仙草湯。炒泡麵真的是金門的特產,不管在哪一家店都能吃到,這個的味道還算不錯!
用餐區的旁邊是北山浴室,這裡有洗手間。
這邊之所以會稱為神泉茶坊就是因為這裡有一口井,井裡面的水被稱為神泉。因為大膽島四周環海,而且跟海都很近,但這口井裡的井水沒經過處理就直接是淡水,而且相傳喝了對身體有益,所以被稱為神泉。
吃飽喝足後就開始逛北山囉!
北山這裡感覺比南山還要再更原始一點,更多隱藏在草叢中的軍事設施。
這些建築都還在陸續整理中,有的一半都被埋在土中了。有一些在大膽島當過兵的老兵回來據說都很懷念。
這裡真的好多戰車,都不知道這些戰車還能不能開。
接下來的這個景點是神雞墓
在823砲戰之際,大膽島上的通訊設備被共軍摧毀,所以島上的聯絡就變得很困難。每當發現對岸要攻打過來時,卻沒有通訊設備能通知我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傷。後來大家發現雖然沒有通訊設備,但對岸要打來時,這隻母雞就會奔走於各連之間鼓翅提醒,使得損傷減少很多。
我方贏得最後勝利。後來為感念此神雞,埔光部隊於民國50年特建造神雞墓紀念,復經海鵬部隊於民國54年整建,成為現在的神雞墓。
神雞墓的旁邊就是北安寺。
北安寺內供奉北極玄天上帝,是當年漂流至島上的神像,官兵弟兄撿拾後為祂建廟。廟建於民國54年,於民國79年誠實部隊修整後始有現今規模。
寺廟旁邊的許願池
仿陋室銘的經典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廟不在大,心誠則靈」。據說原本的題字是廟不在小,心誠則靈,但當時的一位將軍不喜歡小這個字,所以就把它改成大了。
離開北安寺後繼續徒步前往北山靶場。
途中也是看到許多軍中的警語,很有時代感。
這棟建築據說是將來要規劃成民宿,讓人來當大膽島一日島主的住宿點。但是這裡畢竟以前是戰場,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人想來住。
有些路段其實滿漂亮的,兩旁的花開得很美。有的路段旁邊也有石獅子在鎮煞。
這個北山靶場有175公尺實距離靶場、500公尺障礙超越場、手榴彈投擲場和工六火箭的陣地,是大膽島上訓練士兵的場地。
平坦的訓練場上還有很多這種柱子,以前打仗的時候會掛上炸彈,阻止敵人空降用的。
訓練場上還有很多不同的訓練設施,舉凡靶溝、障礙超越設施,手榴彈投擲訓練場和工六射擊陣地,步槍射擊台等等。
看到這塊石頭心中很有感觸,以前我姊就寫了人是為勝利而生的句子貼在我房間的牆上......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她寫完要貼我房間,但看到這裡有一樣的句子還是很懷念。
接著來到的大膽心戰牆是這裡最有名的景點之一。 這個心戰牆建於民國75年,高3.2公尺、長20公尺,背面寫滿著黨國標語。但其實這個心戰牆的重點不是背面的這些標語,而是正面的字句。
這個心戰牆正面對著廈門島,距離只有4200公尺,所以用大大的紅字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目的就是要跟對方打心理戰。據講解員說,廈門島上有個九二共識統一中國的牆也正對著大膽島,兩個在互相較勁。
這裡有個觀景台,可以看到廈門島,只可惜這天天氣真的能見度很低,所以只能看到朦朧的海岸線。
心戰牆旁邊有個觀測所,但這次我們也是外面看看直接繞過。
感覺在大膽島上當兵都會跟動物成了好朋友......走一走還看到了有趣的墓碑,紀念當初養的狗狗的。
接著的景點是北山國旗台,這個國旗台其實是大膽播音站的喇叭堡,升旗台的牆面其實就是播音牆。
要稍微爬一下才能爬到上面。
因為地勢較高,所以這裡也是看廈門島視野最好的地方。
望向二膽島。
南山附近的礁石島。
國旗台附近有一個涼亭,涼亭周圍的石頭上充滿著古代人的題字......
比較有名的就是清乾隆年間先後擔任台灣總兵一職的施必功、沈廷耀所題的「鳳崗」、「閩南保障」,從乾隆年間留下來真的流傳超久的。
有些提的字其實不是很了解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些字真的都保存得很好,感覺近代應該是有再重修過吧,不然從清朝留到現在能夠那麼清楚實在很不可思議。
而且有的還不是大字,而是像一篇文章一樣,一堆字刻在石頭上。
這裡還有一個被雜草淹沒的精忠堡。
下國旗台後走到北山連的集合場,這裡現在也有再用,據說是阿兵哥集合的地方。
最後的景點:北山寺、北山絕壁。
這個北山寺原本為寶靈寺,在清朝前期就已經建造完成,後來因為戰爭的關係,寺廟不是被砲火摧毀就是被拆去做軍事工程,後來只剩下兩根底柱,整個寺廟現在被鑲嵌在北山絕壁中。
為了抵禦敵人北山絕壁在很早期就開始建造
民國60年由19師虎軍部隊再加強並立了碑
大二膽戰役中,北山陣地靠近中央沙灘處曾一度失守,因此後續的工事構築中就強化了這部分。
北山絕壁前的空地還有個大二膽戰役紀念碑,用來紀念大二膽戰役的。
旁邊還有一輛坦克車,不知道是不是該場戰役中用過的車子?
看完北山絕壁後,整個大膽島的行程就到此結束了。回到生明路後搭車子返回南山,然後走另一條路回去大膽碼頭。
途中經過的軍事據點,本來想走去看看,但裡面有阿兵哥在。在大膽島上現在還是有軍人駐守的,凡是有軍人的地方就有管制,所以只好遠遠的看一下。
從山上看大膽碼頭。
回到自由屏障廣場就結束了這天的行程,最後在生明廳這邊有提供紀念品選購的服務,很多人有來這裡買紀念酒,但我覺得有點小貴(1200/瓶),買張明信片蓋個紀念章寄回家比較實在!
總結來說,來參觀大膽島比想像中的有趣,島上風光明媚,其實來走走還滿不錯的。連我這樣對戰爭歷史完全不熟的人,走過之後都覺得有趣,相信喜歡國共戰爭史的人一定會更有感觸。可惜的是這個行程報名有夠麻煩,如果報名的方式能夠再簡單一點,我想應該會更多人想來吧!
如果對國共戰爭史有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囉~
更多資訊可參考大膽烈嶼跳島遊官方網站:http://www.lieyudadan-tour.com/index.php
歡迎加入我的旅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