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好奇,想說不知道非洲的醫院到底長什麼樣子。在我出發之前,甚至還有人問過我說是不是都在草原上搭帳篷看診......。不過說真的,在我來之前其實也對這裡的醫院沒什麼概念,所以這一篇就來寫寫我待的醫院──Mbabane Government Hospital。
在這裡特別註明一下,這間是政府醫院,其實也就是給比較貧窮人家看的醫院,所以比MGH還要高級的醫院是存在的!另外一提~因為早上的診間都是擠滿人,所以我就挑下午人少時去拍照,其實平時人都超多的!
首先當然要介紹最愛、也是大門進去最醒目的建築──急診室。
這裡由於都是用英式英文,所以有些詞跟我們習慣用的並不一樣。像這裡的急診室用的單字就是casualty,手術房則稱為theatre。
急診門口一進去有一間大廰為候診區,平時是坐滿滿的人。由於我在這裡的時間沒在急診工作,所以不是很清楚他們是否有像台灣一樣有檢傷分類。
候診區再走進去有個登記櫃台,工作人員會將病患資料抄寫下來,然後依序叫號。
看診的診間是照片中盡頭的那一間,另外一頭則是直接接到開刀房,我想應該是為了有緊急手術而規劃的動向吧。不過千萬別以為他們很有效率......基本上過了中午他們能不開就不開......
看診的地方有三個看診區,分別有用簾子隔開,請別小看非洲,他們是非常注重病人隱私的!光這一點我覺得做的比台灣來的好。不過他們看診的醫師都是沒有專科的MO,medical officer (有點類似沒分科的住院醫師)在看。每天也有外科醫師值班,如果遇到外科的病人,則由當天值班的外科醫師來負責。所以在史瓦濟蘭,急診並不是一個專科。
這裡也有石膏室~
收費廁所在急診門外。
走出急診之後我們來到了OPD──out petients department,也就是俗稱的門診。
建築外就大大的標明這裡為門診。不過這裡的門診有分兩種──general OPD跟specialist,在這棟建築裡大部分都是general OPD,看診的多為medical officer,而專科門診則是分散在醫院各個角落。
門診外觀
門診內的等候區
繳費處,這裡看一次病只要10R,約台幣25元,住院費用一天也約台幣10元左右,所以開個刀住個月大約只需要台幣100不到!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來這裡,因為早上的時候會擠滿人,而且裡面採光、通風度都很差,我覺得這是可以改善的地方。至於為什麼人一多我就不想來呢??這就跟門診外的幾棟貨櫃屋有關!
這幾棟貨櫃物是他們新的建築,是TB──肺結核特別門診所在。
這裡的肺結核流行率超高!他們政府甚至還有設一個專門的肺結核醫院。在這裡如果被診斷出肺結核一樣要登記並且領藥治療。
接著就來看看一些專科的門診區吧!
這棟是眼科跟物理治療的地方。
婦產科的門診區,為體貼孕婦和她們帶的小孩,這裡候診區的椅子最多!
這裡的耳鼻喉科似乎只有耳科被獨立出來,我想這應該跟測試聽力需要特別儀器有關。
有的診間就是不同時段有不同專科來使用了。可以看的出來診間裡面很亂......滿符合當地人的個性,能用就好。
這兩間有一間是愛滋病快篩中心,另一間也是共用的專科門診區。
這裡的愛滋病快篩中心鼓勵大家定期去檢測,方法就像測血糖一樣,扎一針不到一分鐘就能知道結果了。
這裡是還在蓋的建築,應該是以後的新診間。
這個則是完工之日遙遙無期的洗腎室,我在那裡的時候還曾經發生二樓整個塌下來又重新蓋的事件。而且因為這個工程導致整個醫院的車子通道變超亂,常會在醫院內發生塞車事件。
看完門診後病人會拿著醫師開的處方籤到藥局領藥,MGH裡面有兩間藥局,兩間基本上都可以領。
接下來就到了病房囉~照片中的兩棟建築就是病房所在!(當然也有位在其他地方的特殊病房)
這裡總共有十幾間病房,一般的病房會把男女病人分開。每個病房從門口到最裡面有用一隔一隔的小矮牆分隔,每一個小矮牆是一個cubicle。
以內科男病房來說總共有六個cubicle,每一個cubic有八張病床。病人會依嚴重度跟疾病的傳染力被分到不同的cubicle,離門口越遠的通常是病情越重的。從cubicle 5之後大部分都是收有愛滋加TB的。
沒錯!這裡的肺結核盛行到不需要有特別的隔離病房,只要有充足的陽光跟良好的通風環境就是他們最好的隔離方式!不過基本上醫護人員進病房時都會戴上(重覆使用的)N95。
上面這個則是外科女病房。
兒科病房有經過特別設計,連標示都畫上圖案。
病房外的插畫也是非常繽紛美麗!
兒科的cubicle是一間一間分開的,因為沒在兒科,所以不知道他們依什麼樣的標準來分病人。我只知道台灣的兒科護士一定羨慕死他們的兒科護士,這裡的兒科護士說因為小朋友的血管太脆弱了,所以要由醫師打,他們不負責......
這間是特殊病房,專門給囚犯用的。所以有時可以看到警察押著戴有手銬腳鍊的犯人在醫院中行走。這間病房的戒備相當森嚴,用了兩道鐵門隔著,防止犯人逃脫。
囚犯病房的對面是隔離病房,進去都要戴N95的。不過我實在不了解這裡所謂隔離的意義......
因為這是隔離病房的另一面......,跟外界是相●通●的!!!
每天在工作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護理站永遠亂七八糟!空間小,東西又都亂塞,有時候光要放個尿管備東西都要備三十分鐘以上,因為一個櫃子裡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完全沒有分門別類的放好!
護理站的有趣一角──拿針頭來代替大頭針!
接著要說一下這個走廊~這個走廊位在很多病房的交接處,早上時會擠滿了人。因為這裡的人認為早上是醫師的查房時間,所以家屬們就會到這個走廊上等著,避免在床邊干擾醫護人員工作。說真的,這裡的病人對醫師的態度超級好,反觀台灣......
這個走道走進去就是手術房!
雖然裡面的空調設備還僅在單機冷氣而且隨時會突然沒電、有時看到蒼蠅、刷手處沒有自動感應或腳踏裝置導致刷完手要用手摸水龍頭把水關起來而再次染汙......
但是,這裡是可以做內視鏡手術的!
這一棟則是放射部門,舉凡超音波、CT、X-ray都在這裡做。
進去右手邊是登記處,後面是照X光的地方。
這裡照射X光還有分時間,像星期四是骨科的門診日,所以X光會全留給骨科的病人,就算在病房開了單,他們也不會幫忙照。有時候開一張單子要等一個星期才照的到,病情都不知道變到哪兒去了~QQ
左手邊是CT室跟超音波室。
在我剛去的時候這裡照CT是不用錢的,所以有時候門診會有那種專門來想照一下CT的病人!後來因為機器耗損太多,放射科決定開始收費,所以現在照一次要100R,約台幣250。
最後來介紹一下這家醫院裡面最新的建築,也就是照片上左邊的那一棟──實驗室。
連接兩棟樓的走道
雖然這個實驗室的建築相當新,但總覺得裡面的儀器並不是很可靠,曾經有一段時間連基本的Na, K都不能驗......,據說儀器常壞,維修人員又要特別從南非過來,所以常常一壞就停擺個好幾個星期,反正在這裡永遠沒有時間壓力。
撇開儀器問題,這裡的抽血間是還滿新滿漂亮的。
這棟建築除了實驗室外還有一間嶄新卻設計不良的會議室,每個星期三都會有全院的晨會。為什麼說設計不良呢,首先是那兩根大柱子實在超級擋視線,有好幾個角度根本看不到講者的投影片。另外就是投影片放設在牆上就算了,牆上還釘了一個不知道用途的東西,導致投影片品質受影響,這就是我覺得設計不良的地方。(這裡有太多很有趣的設計了......)
以上就是MGH的小介紹啦,跟大家想像中的非洲一不一樣呢?希望藉由這些介紹能讓大家對我們這一個邦交國有進一步的認識
歡迎加入我的旅行足跡~